(一)园区介绍
宁海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优美的生态环境、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已有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创建宁波生物产业园。2013年1月16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约在宁海共同建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宁波市和宁海县两级政府积极发挥该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合理制定发展方向,科学谋划空间布局,积极搭建公共平台,着力推进宁波生物产业园的全面发展。
目前,已成立了以宁波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上海药物所所长为双主任、宁海县县长为常务副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宁波市生物产业园管委会,宁海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宁海县生物产业园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在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和管理中心的努力下,宁波生物产业园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海园和宁波“****”产业园生命健康(宁海)园区。
。

(二)园区定位
宁波生物产业园结合宁海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依托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协同创新为动力,重点引进中试和产业化项目,兼顾引进研发项目,形成“以中试促产业化,以产业化带研发”的园区发展模式,通过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创新药物、新型疫苗、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医疗器械、研发试剂、分子诊断等生物产业,同时发展多元化健康服务产业,将个体化医疗和健康服务产业融为一体,积极培育建设个体化健康管理产业体系。未来的宁波生物产业园将建成集“项目研发、中试转化、生产制造、制剂服务、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产业基地,为宁海县以及宁波市经济社会跨越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增长点。

(三)大事记
1.2013年1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签署协议在宁海县成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这为宁波生物产业园发展提供了七位一体的公共共享服务平台。
2.2013年2月,宁海县政府成立国有独资性质的宁海县科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宁波生物产业园的投资主体,为宁波生物产业园主体建设保驾护航。
3.2013年8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宁波市生物产业园管委会,管委会实行双主任制,由宁波市分管副市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共同担任主任,宁海县县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宁海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主任,成员包括2位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领导和8位市直单位分管领导。
4.2014年1月,宁波生物产业园被授予“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宁海园”牌匾,这标志着作为宁波市级平台的生物产业园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台,入驻园区企业可以享受宁波国家高新区的所有扶持政策。
5.2014年5月,宁海县生物产业管理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获批,该中心为县政府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行政正科(局)级。
6.2014年9月,宁海县生物产业园管理中心创建了院士工作站。
7.2014年10月,宁海县人民政府正式向上级部门争取并获原则同意在宁波生物产业园基础上建立宁波“****”产业园生命健康(宁海)园区,并参照执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
8.2015年6月,宁波生物产业园通过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第二批分园创建单位认证,正式由挂牌分园变更为创建分园。
(四)功能布局
宁波生物产业园集高端人才、高新产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质量生活等要素于一体,是创业创新创意活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兴高科技园区。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未来发展定位,宁波生物产业园按照“一带一基地”的功能空间布局未来发展。“一带”即“研发孵化带”,位于宁海中心城区生态优美和生活便捷的兴海路以东、杜鹃山与帽峰山西麓地带,规划面积4000亩;“一基地”即“产业化基地”,位于宁波南部(宁海)滨海新区的先期启动区块,近期规划面积3000亩。
1.城区研发孵化带
(1)协同创新基地
协同创新基地集聚创新资源,布局高校、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医院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配套设施,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成果展示,提供智力、技术支撑,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要素深度融合,助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2)孵化基地
孵化基地建设专业孵化器,为团队或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硬件设施、专业化管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等,支持入孵主体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接宁波生物产业园发展壮大后的生物产业孵化器功能。总投资约2亿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40亩,由国家“****”专家袁崇生博士领衔的宁波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培训中心项目已进入装修,2015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3)中试加速基地
中试加速基地建设符合新版GMP标准的中试车间,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生产线,为企业提供中试规模细胞培养、有效成分放大生产、疫苗研究中试、制剂中试等一系列服务。承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内外高校和生物医药科研机构等优秀项目的中试外包服务,打造初创企业加速发展的环境,培养一批高科技、高潜力的成长型企业。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52亩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已动工建设,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将汇集研发实验资源共享、生物产业项目中试、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与交流、生物产业技术交易、生物产业园共建等功能,提供专业技术开发、转化和服务的研发平台,承接投融资平台和销售平台,将于2015年年底完成一期的主体建筑建设,二期工程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制药厂,预计2015年开工建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实验动物中心、宁波国际医疗装备研究中心、宁波生物制药研发中心均落户于此基地。
(4)产业升级区
产业升级区占地面积1950余亩,为远期发展的缓冲空间,承接加速中试基地高成长性企业辐射。按照“成熟一家、转化一家”思路,稳步推进项目嫁接、产业转型。
(5)公共服务核心区
公共服务核心区连接科技孵化基地、中试加速基地和协同创新基地,便于公共服务向两端延伸。规划用地面积760余亩,分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人才公寓、商业楼宇等配套设施,为高端人才研发、生活提供便利。目前,质量技术检测中心已建成,500余套人才公寓正在动建。
2.宁波南部滨海新区产业化基地
宁波南部滨海新区产业化基地整体规划面积为3000亩,主要引进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通过龙头带动、配套跟进,促进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细胞级肿瘤早期诊断4D乳腺阻-超CT项目、人工心脏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注册落户。园区结合宁波南部滨海新区产业化基地土地和能源要素优势,规划搭建天然产物提取平台。
(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是宁波生物产业园的核心平台,该中心占地面积52.4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将汇聚研发资源共享、生物产业项目中试、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与交流、生物产业技术交易和生物产业园共建等功能,为园区企业提供集新药制剂平台、生物制药平台、医疗器械平台、投融资平台和销售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此外,园区积极打造实验动物平台、诊断试剂平台和天然产物提取平台,全面完善八大平台“保姆式”服务体系。
1.六大硬件平台
——新药制剂平台。迎合药品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制度,建设生产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和吸入剂等众多剂型创新药物的制剂中试和生产车间,进行新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该平台将建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制药厂,位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内,占地面积约26亩,总投资约3.8亿元,建成3年后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生物制药平台。依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资源优势,适时打造生物技术制药的研发和中试平台,以招引更多的蛋白类、抗体类、基因类、疫苗类和血液制品类等生物药物研发项目落户。该平台使用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投入使用后,将形成20个/年的生物药中试服务能力,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每年可促成5个以上新药项目落地产业化,带动产业化项目每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
——实验动物平台。承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实验动物中心、安全评价中心、药物代谢中心等平台技术,建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实验动物中心,以满足新药研发的需求。该平台占地面积约50亩,设计总投资约8亿元,建成投产3年起,预计该项目自身年营收超过2亿元,带动产业化项目每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
——诊断试剂平台。在国家“****”专家的带动下,以国家级相关学会为支撑,积极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销售、培训、市场为一体的诊断试剂平台,深入挖掘国内IVD市场。该平台使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医疗器械平台。以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为依托,建立医疗器械咨询服务、公共设备和检测中心等平台,满足医疗器械研发需求。该平台使用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同时满足20个以上项目研发团队,每年可促成10个以上项目落地产业化。
——天然产物提取平台。依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和宁波市天然产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夯实联盟企业技术基础,共同打造和完善植物提取平台。
2.两大软件平台
——投融资平台。在已成立宁海天使基金和风险基金的基础上,与国内外资本开展广泛合作,为入驻园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市场资本在企业运作中的推动作用。
——销售服务平台。与国内外知名的医药和医疗器械销售公司或团队开展战略合作,参与园区项目招商甄别,对入园项目团队进行销售辅导和服务,提升产品价值,推动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六)招商引资
宁波生物产业园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宗旨,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实施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宁海现有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浙江卫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从事以化学制剂为主并兼有中药复方制剂、药用空心胶囊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宁波双伟制药有限公司,从事人型支原体培养基等七个一类产品的宁波四明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中高档护理床等多种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宁波禾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及专业从事空气流动床等多种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宁波翼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几大主要生物医疗相关企业。
在此产业基础上,园区已引进落户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项目为核心的众多生物医药相关项目,包括宁波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培训中心项目、宁波人源抗体药物筛选中心项目、抗肺癌一类新药中间体BPI-04原料药中试研发项目、治疗第三代多发性骨髓瘤新药的研发项目、高纯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处方药的研发项目、定量吸入剂和给药装置开发项目等19个国内外技术领先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项目,并有数十个在谈或确定落户园区的高端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额将超过20亿元,它们的顺利落户、投产,将给园区带来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工业总产值。
园区正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技银行、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投融资机构的战略合作,引导其在宁海投资,并与宁波市和宁海县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成立医药器械创业引导基金,投资宁海县初创型和成长型生命健康领域企业。目前,宁海县已设立了天使基金、蓝源基金、盛世投资等基金,即将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推进园区引资和项目转化工作,正与相关机构积极洽谈中,欢迎有此意向的投融资机构及社会人士参与投资,共谋发展。
(七)政策优势
宁海县大力扶持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已有《宁海县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宁海县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5111”工程的若干意见》和《宁海县人才公寓销售办法》等众多关于土地、税收、人才、项目的政策支持宁波生物产业园发展。宁波生物产业园不仅是宁海的平台,也是宁波市的平台,更可以借助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国家级平台大力发展生物相关产业。
宁波生物产业园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转型升级亟待发展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产业来应对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宁海县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希望我们能与您们及团队有进一步的合作,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附表: 宁波生物产业园相关政策汇总

注:1.项目方来宁波生物产业园创业创新,各类政策按就高标准享受;
2.详见相关政策文件,以最新政策为准;
3.以上政策(如税收、土地等)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冲突,以国家要求为准。
科创中心介绍
宁海县科创中心位于宁海县桃源北路2号,为县首家市级“众创空间。该中心于2013年9月建成投用,总投资1.8亿元,为以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方向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基地,同时也是该县首个科技型企业集中培育基地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已有52家企业入驻;毕业企业12家,柔性引进“省千”以上高层次创业人才4名,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0余项,试制高新技术产品60余项。

科创中心
科创中心入驻申请流程
1、项目洽谈
2、企业填写《入驻审核表》
3、宁海科创中心管委会审核
4、同意入驻,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
5、提交以下资料
(1)项目介绍、相关知识产权证明、商业计划书等;
(2)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3)公司章程;
(4)税务(国税、地税)登记证(正、副本)复印件;
(5)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复印件;
(6)验资报告、银行资信证明;
(7)企业法人、股东身份证复印件。
6、办理正式入驻手续,签订相关协议
7、缴纳房租费、物业费
8、企业入驻
宁海县求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74-83522702
行业类别:生物技术药物、创新药物、新型疫苗、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医疗器械、研发试剂、分子诊断等生物产业,多元化健康服务产业,个体化医疗和健康服务产业;
项目方案需审批;
欢迎项目方来宁波生物产业园创业创新,各类政策按就高标准享受。